“写字楼是一个载体,其实运用它的是公司。2009年,成都新增公司数是2.791万家,2010年是3.2万多家。”高力国际成都公司总经理蔡孟颐分析,假设每家公司都只需要一百平方米的写字楼,那每年都有两三百万平方米的新增需求。但是,现在这些需求量很多都隐藏在民宅和商住复合楼,如果把这些量挖掘出来,那么现在的供应量还不够。
“2010年和2011年是成都的写字楼市场到目前为止供给、销售、去化最庞大的两个年度,但是绝对不会是最后的两个年度。”蔡孟颐表示,成都在整个西部大开发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所有的国际、国内大型机构不断地涌入成都。这些对于成都写字楼市场来说,都是利好,都是机遇。
“未来几年中写字楼的发展将会有非常好的前景,但有好的前景也并不代表整个市场是一片看好。”莱蒙置业(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小华表示,从2010年1月份到今年的10月份成都写字楼供给量为400多万方,销售量只有200多万方,存量就有200多万方,总体来说是供大于求,所以未来的形势还不是特别乐观。
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写字楼开发商都在寻求新的发展方向。罗小华说:“莱蒙国际借鉴国际上流行的最新办公楼组合方式:服务式办公和西礼式办公,在成都做出新意来。”四川盛唐实业集团董事长唐闻就表示,在做写字楼产品的时候有“三要”:“要做好定位;要沉住气;要服好务。”
商业地产随零售业态的创新而更新换代
如今,在“淘宝”上购物早已不是新鲜事,在互联网上“团购”也成为常见购物方式,甚至连“房子”这样的大件也可以“团购”。京东商城成都分公司副总经理张锦勇在论坛现场分享了一组数据: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的整体交易规模为4.8万亿,同比增长33.5%,网络购物占比达到10.4%,总额为5131亿元,相当于沃尔玛在中国零售额的12倍。由此可以充分看出,互联网、电子商务已经真正进入到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对传统零售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同样也影响了商业地产的发展。
面对这样的冲击,成都伊藤洋华堂董事长、总经理三枝富博表示:“已经不能通过效仿的方式来创造价值了,必须要通过投资性的方式来创造价值。”“消费多元化了,也比较理性了,所以我们希望更多的是提供一种体验,一种文化的感受。”人和商业控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总经理李向辉同样表示,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零售业需要更注重体验感的营造和文化的注入。
商业地产在零售业的创新之下,当然也不可能岿然不动,只能是“见招拆招”。“规划、招商、运营”,蓝光和骏成都分公司吴桂平认为这三点是商业地产的主线,也是突破口。
“项目的选址、物业功能的设计、业态配比、经营定位、租售比的确定等,都属于前期规划的范畴。”吴桂平认为,针对零售行业消费模式的变化,把商业地产中的零售业类、办公类、酒店公寓类等不同类别的产品比重合理配置,甚至有必要调整和压缩受网购行业影响较大的产品。同时,在购物中心的功能设计上要强化体验式消费功能的设计,在零售业态配比上要加大非零售业态的比重。“在前期规划中,把握市场的脉搏,精准定位、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商业运营的需求,对后期招商和运营提供保障。”
文章来源: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