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正在悄然改变着住宅市场的走向。在房产税和第三套暂停申购的“大刀”下,投资客的身影几乎绝迹,投资客又该何去何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写字楼的需求显著增加,在夹缝中生存的房产中介们也开始改变自己的经营策略,转投商业地产的怀抱。
节后,不少市民都陆续收到了中介推销写字楼、商铺等商业地产的广告短信:“5A甲级写字楼,总价低回报高,投资新天地,不受政策影响。”对此,业内人士告诫,商业地产成本高风险大,在转手时将面临高额税费。
【缘由】
投资客收到中介的推销短信
房产税落地,第三套房限购,新一轮调控政策让很多投资客没了方向,市民瞿小姐就是其中之一。在新政后,尚有部分闲钱的瞿小姐总想再尝试一些投资,然而本着“不熟不做”的态度,和自己从来没有交集的股市显然不是最佳的投资方向,正在犹豫时,自己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
“人民广场板块,一手5A甲级写字楼,总价低回报高配套高档,投资新天地,不受政策影响。”署名某某房产中介。瞿小姐顿时有些诧异,就在一个月前,房产中介们还常在发些住宅楼盘的出售信息给她,不过近十几天来,楼盘信息却换成了写字楼的销售广告,而且广告中还“强调”,“投资新天地,不受政策影响。”瞿小姐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投资客,自己和多家房产中介都保持着较好的关系,但凡出现优质楼盘,中介总会第一时间通知她,不过,在新政出台后,中介们的日子似乎不太好过,曾经二手房市场交投活跃的场景一去不复返。
随即,瞿小姐给中介打了电话,中介告诉她,限购令和房产税让住宅市场陷入“冰点”,反观商业地产,却呈现出一片大好形势。“中介说现在的“明眼人”都会选择商铺和写字楼,商铺的价格已经明显上涨,但写字楼的涨幅还处在“蓄势待发”状态。此时投资正是最佳时机。”
【探访】
形势所逼中介转投商业地产
“房地产市场中投资客占总量的30-40%,如今在限购令和房产税的双重打压下,投资客已淡出住宅市场,在减少了30-40%的“优质客源”后,依托楼市成长起来的各大中介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生存困难的情况。”在瞿溪路上的一位资深房产中介透露,由于市场前景不明,二手房业务趋冷明显,很多存有刚性需求的买房人毅然选择继续观望,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即使租金上涨,租房市场比较活跃,但单凭租赁业务很难支撑起门店的日常经营,因此很多大中介开始和开发商加深合作,转投商业地产的怀抱。
记者调查发现,本市众多知名房产中介纷纷加强了各自商铺与写字楼业务的拓展,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写字楼宇的业务上涨明显,从上海地区看,甲级写字楼市场在今年尚没有整栋新项目入市,但供应量却有望达到历史最高。
据统计,2011年预计将有14个新项目投入市场,写字楼租金涨幅大约在0.3%左右。在未来几年间,写字楼上涨空间比较温和,但市场需求还是比较大。
投资风险
一、商业地产税费高
分析师薛建雄认为,商业地产并不适合个人投资客购买。由于商业地产在转手交易时将产生高额税费,因此,投资者在买房前应有充分考虑。“商铺、写字楼采用差额累进制的税收制度,不同的区间税费不尽相同,总体而言,税费还是相当高。”
据了解,商业地产所应缴纳的税费简单来说分成三个部分,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营业税以差额的5.65%征收,而土地增值税采取盈利部分的30-60%征收,每年有约5%的折旧费,个人所得税也是从盈利部分中征收,为盈利部分的20%,可部分抵充土地增值税。在转手交易事税费压力较大。
虽然有中介声称,业主可在第一次转手交易时让地区评估公司适当做低房价,不过在下家接手并第二次转让时巨大的差额税费依然不敢小觑。
二、品质维持是难题
薛建雄表示,以商铺和写字楼为代表的商业地产其实与住宅还是有根本上的不同。住宅公共空间小,个人管理质量较高,几年后大楼整体品质依然可圈可点。而写字楼公共空间大,在小业主独立购买后,盈利主要靠租金,因此租客较多,彼此层次不齐,大楼品质很难长久维持,相对个体投资者,商铺写字楼更适合机构投资,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证大楼品质维持在一个高位。
文章来源: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