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铺养三代”是很多投资者的梦想。现在随着价格的高企,很多浙江人把目光放在了价格尚处爬升阶段的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身上,力图能提早布局,掘到属于自己的一桶金。
商铺追着房价涨
杭州炒铺者尝甜头
最近几年,杭州的房子涨得厉害,绕城之内尽是万元房,但杭州商铺的价格也在不知不觉中涨了上来,而且地段好的商铺涨幅比住宅还凶猛。
“2006年的时候,隔壁邻居要把商铺以48万元卖给我们,我们没要,后来被人接手了,现在有人要出300万买,房东竟然还不卖呢。”对于杭州成熟商圈店铺的涨幅,徐东也算见证人。
徐东的商铺面积有50多平方米,在环城东路横河公园附近,离将来的地铁出口处几百米,处于黄金地段,现在每年租金有10多万元。
徐东的邻居林老板,店面有50平方米,两间店面均靠马路,原来开餐饮店,断断续续开了16年。2006年下半年,林老板女儿结婚,老伴身体也不好,林老板就想把店面转出去。
由于是邻居,林老板就想把商铺以48万元的优惠价转给徐东家。但当时徐东爸爸的资金都被股市套牢,加上自己已经有一个店面,考虑再三,选择了放弃。
最后,林老板把商铺以50万元的价格卖掉了。
“新来的老板太有经济头脑了,他把店面隔成了两间,一间经营餐饮,一年租金10万,小一点的店面卖包子,租金一年8万,3年不到,就把投资全赚回去了。”由于临近交通干线,最近有人开价300万买这个店面,竟然没有成功。
环城东路周围的房价,2006年下半年老的二手房大概一平方米8000元左右,现在成交价超过2万元,涨了不到3倍。但好的商铺的价格却涨了接近8倍,涨幅远远超过住宅。
“金角银边”、“一铺养三代”是不少人投资商铺的初衷,但投资商铺需要眼光,更需要耐心。
1997年,杭州城西板块远没有现在红火,但城西的楼盘却一个接一个地开。在城西经营建材的卢先生,当时就购买了文三西路上某楼盘的沿街4套商铺,后面连着的4个车库,一共花了90多万。他把车库跟商铺打通,一起出租。
但当时的城西,交通远没有现在方便,街上人流也没几个,商铺的租金一直提不上去。
卢先生开出的一年租金5000元,都少人问津。最后一家物流公司以4000元/年的优惠价,租了两间当仓库,一签就是3年。
近几年城西的房价开始飙涨,当时3000多元没人买的别墅,现在单价早就突破了4万元/平方米,人流带来的是房租的提升。
2005年,卢先生的租金仍然只有3万元/年。2006年就提到了3.9万元/年。2007年10月,新的租客来了,开出的租金竟然是5万元/年,一签就签定了2年。合约到期后,现在的租金是7.9万元/年。合约基本一年一签,租金每年都在上浮。
卢先生很后悔没有买靠近公交站的商铺,同样大小的商铺,现在租金竟然要15万元/年,租给了一家甜品店。2006年,住在城西的叶先生家附近还人流稀少,有一个沿小马路的30多平方米的店铺,挂出25万元的出让价,最后成交价只有23万元。同样这个店铺,现在的挂牌价是150万元。
[NextPage]
价格不高,租金还不错
二线城市商业地产有机会
现在黄金地段的商铺,一铺难求,基本都以租赁为主,郊区新开楼盘的商铺价格也动辄2万多元/平方米,而租金收益可能连3%都不到。不少杭州人都把目光放在二三线城市,力求早一点抢到有潜力的商铺,重演杭州商铺的大涨之路。
何松去年5月到山东一个地级市出差,当地同行慨叹:“我们这里房价太贵了,一个月工资只能买一个平方米。”当地的人均月收入在2700元左右,新房均价在2600元/平方米左右。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第二天,何松就拉上当地朋友,买了张当地楼盘地图,打上出租车,一个个楼盘看过来。
当地最贵的沿河景观房只要5000元/平方米,而且是带装修的,多数楼盘都在3500元/平方米以下。离市区开车15分钟的地方,就已经算郊区,房价只要2200元/平方米。有浙商在当地开发了一个小商品市场,房价只要3000元/平方米。
为了进一步地考察,去年10月,何松利用年休假机会,又去当地转了一圈,发现跟杭州房价动辄翻番相比,当地房价只涨了100多元/平方米。
最后,何松在市政府北面找到一楼盘,是某单位的自建房,房子已经结顶,价格只要2700元/平米,比周边楼盘都便宜。再一问沿街商铺的价格,何松更是惊喜,沿主马路的只要3500元/平方米,拐角处的要3800元/平方米,沿小马路的只要3000元/平方米。不过,要上下三层一起卖,而且面积都在400平方米以上。
隔着一条马路,就是当地一条新兴餐饮街。去吃饭的时候,何松问了一下,店租一年要10万元,北面小马路上,100平米的店铺,租金要4.5万元。吃完饭,何松就到售楼处交了首付款。交钱的时候,他竟然碰到了义乌人吴先生,吴先生一次购买了两套商铺,打算一套分割出租,一套找机会卖掉。
“你们浙江人真有钱,一共就22个商铺,你们浙江人就买走了8个。”售楼小姐的口气有些羡慕。
现在,在长沙、合肥、南京、武汉、青岛等城市,不少市中心的商业地产都被浙江人划到了名下,不少是在当地打拼多年的浙商。
文章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