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博弈马云 是为商业地产和电商还是真为O2O?

写字楼网-ddzxzl-com 商业地产 225 0

因为王健林联手李彦宏和马化腾布局商业O2O市场,人们就一直以为王健林和马云博弈在O2O市场,抢占商业一体化运营的机会。那么是不是真的如此,我们是不是单纯地认为万达真的是为了布局O2O,或者O2O对于万达商业地产和商业运营而言,真的很重要?

王健林博弈马云 是为商业地产和电商还是真为O2O?-第1张图片-叠叠租写字楼网

  其实媒体一直关注着马云和王健林的首富之争,而对于他们而言,这个排位真的没有多少意义。阿里巴巴的上市造就了马云,而万达地产的上市成就了王健林,甚至万达院线的上市,都让王健林进入财富视线的机会更多,当然王健林旗下还有很多产业在上市的路上,而马云也还有支付宝、蚂蚁金服等庞大的资本资源。对于他们而言,王健林也坦言,不在意首富的头衔,也不会和马云竞争等等。


  当然说归说,布局商业地产的发展机会,以及由此带来的O2O概念的引入,甚至以此打造互联网+的一种应用并不是没有预谋,虽然目前还是摸索阶段,但是对于商业的更多互联网化应用,包括O2O,移动互联网布局等等都是一次新的发展机会,无论是万达还是阿里,都在蠢蠢欲动,也在进行相应的布局。

  商业地产和电商博弈

  有人说王健林和马云博弈,关键就是在商业地产和电商之间的用户争夺。如今就有一种模式是商业地产向体验式消费转型,这其实也是商业经过多年的市场化运行之后的尝试性转型,这种转换貌似被动,其实也可以看出是万达的一种积极求变的转换,这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在大模式背景下一种注定的改变。之所以选择在这个市场进行争夺,也可以看出是因为电商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就是线下服务能力的保障,如果能够有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可以支撑用户服务需求的保障,那么是不是会迎来一种新需求带来的发展机会?

  尤其是当价格的落差对于体验式消费以及由此带来的联动或者是一站式体验得到满足时,用户的导向会不会发生改变,或者对于家庭用户的泛消费选择是不是变得更加多元,甚至对于很多年轻人的消费导向也会再次发生改变,而不仅仅局限于网购的一种价格满足感?其实马云也在有意布局这种模式的转换,当然对于马云来说并不是要颠覆自己原有的模式,而是一种补充。在这方面,马云利用的是投资银泰商业,阿里巴巴认购约53.7亿港元新股及可换股债券对银泰商业进行投资。双方希望共同发展与购物中心、百货商店以及超级市场有关的O2O业务。

  还值得关注的是,阿里巴巴还在韩国投资57亿,打造“阿里巴巴城”。外界解读的是,马云在韩投建的“阿里巴巴城”实际上更像商业地产项目。有人甚至说阿里的淘宝和天猫是线上商业地产,而王健林是线下商业地产的楚翘,二者之间的争夺,就是要融合线上线下直接的界限,相互渗透和跨越,并且极有可能开出一种新模式,这也是为何双方之间的“抛头露面”越来越多,并且直接被市场进行对比。马云希望线下向线上转移,而王健林恰恰相反,希望更多的线上能够向线下渗透。当然还有一种设想就是O2O的深化。

  有专家也表示,“电商只是表面光鲜,2014年‘双十一’淘宝卖了571亿元,但无法统计多少商家是赚钱的,其实目前中国电商盈利率低于1%。电商2.0时代的玩法,已经不是让电商更赚钱,而是让线上和线下更完美地结合。”而很多买家在淘宝上投诉,就是因为他们在购物中遇到问题后没有人帮他们解决。但在线下商场,品牌能够得到保障,售后服务也能得到很好的处理,这是电商始终不能或者很难解决的。而增加体验式业态,强化线下品质和服务,紧密结合线上线下,正成为商业地产迎接未来春天的重要“反包围”策略。不过运营成本问题也一直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那里。

  O2O也是一种业态

  如今,数不胜数的O2O平台发展遇到了瓶颈,简单地看线上线下的价格壁垒已经成为了其发展的最大阻碍之一,虽然有一种“上门”服务开始寻求更多元的O2O服务,不过市场显然还很窄,而且也存在着一定的边缘化和安全化的边际效应。理论上,要做O2O,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统一线上线下的价格,这样才可以打通线上线下的每一个平台。很多做电商的人应该已经意识到,线上线下同价是以后任何O2O电商平台发展的必然趋势。短物流和产品自营解决了线上线下同价。缩短物流长度不只意味着快捷,更意味着中间环节的减少,就可以节约大量的物流、人员和经营成本。不过,这种模式对于线下运营的成本解决还没有真正的策略,而线上品牌辐射线下的优势也不明显。

  或许,统一价格,是打通双向O2O的必经之路,使线上线下可以任意跳转。传统零售商和电商并不是一个矛盾冲突体。线下渠道与线上电商的利益平衡需要统一价格,这样才能使线上线下有一个更好的合作关系,而且也可以实现线上下单,线下按分配原则进行派单。但是,这存在着线下高成本的转换如何解决,如何补贴?当然做到了一定的平台规模之后,或许这个可以相互补贴。比如苏宁的线上线下统一价格,亚马逊和京东的就近配送原则,以及国美和苏宁的线下服务等等都有自己的特色。或许,无论任何的平台要做到双向O2O,都要打通线上线下的各个平台,注重线下的服务,任何一个O2O平台,只有深度挖掘优质商户,带来更多回头客,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商业地产而言,主要还是通过线上多渠道传播以及技术支持的线性层面,双向O2O还比较遥远;目前,真正实现O2O模式的企业仅有苏宁一家,国内商业地产的O2O商业相较国外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不过,O2O模式赋予商业地产新活力,在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下,实体商业通过不断调整商场品类、优化体验场景的实现,来拉拢购物中心的人气。在社区商业方面,由于消费习惯与网购同样有着碎片化、随机化的共性,因此社区商业将更多体现社交的功能,此外就是娱乐的勾连效果,这才是吸引用户,或者是家庭用户的联动。同时,需要关注的是,在移动互联充斥的环境下,未来城市人群也不乏产生反互联网的情绪,或将形成一种体验式家庭泛娱乐休闲式购物场景。

  既能在网上购物,还可以放心到实体店进行线下体验,这样既节省时间成本又规避风险的购物方式,对消费者而言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此实体商业加强线上线下的联动,利用O2O使线上线下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不仅有效避免网购带来的冲击,更好的促进企业的效率化发展,还能利用O2O所积累的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持续性锁定忠实消费客群。王健林曾表示,万达还不是零售企业,而是一个平台提供商。在其设想中,万达未来不但是全球最大的不动产商,并且是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最大的文化企业集团、最大的百货公司等等。其实马云也有这种意图,甚至可以说野心更大,阿里是希望线上线下真正联动,构筑大一统的消费帝国。

  娱乐的价值

  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娱乐消费的价值,或者说是泛文化市场的消费趋向,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种用户消费观念的转换,进而带来一种新业态发展模式。众所周知,万达有自己的院线,而且上市,目前市值不菲,达到了900多亿元。而阿里巴巴有自己的娱乐宝,而且还有阿里影业,其中阿里影业的市值也超过了800亿港元。从当初的“文化中国”到整合后的“阿里影业”,阿里巴巴获得的收益不菲。阿里影业也表示,包括“娱乐宝”、“淘宝电影”在内的相关资产也将注入到阿里影业体系之内。因为这个消息的刺激,阿里影业在该消息发布两天内,股价上涨了50%。

  当然,市场也有一种解读,随着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流行,我们也看到很多产业之间的联络还是一种混搭效应,概念嫁接而已,并没有表面出一种真正的互联网+的活力和生命力,显得有点两张皮的感觉。而万达院线是实实在在的业绩,如今的万达院线已经是国内电影院线的龙头企业。旗下影院均为自有,在全国80多个大中型城市拥有已开业影院150家、1315块银幕,其中IMAX银幕合计94块,约占全国IMAX商业银幕数量的61%,是全国拥有IMAX银幕数量最多的院线。万达电影手机客户端以及WAP网站的同步上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轻松购票。

  最关键的是,万达本身的优质商业广场项目可以帮助万达院线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万达院线又可以反过来激励万达商业地产的发展态势,达到双赢的局面。当然这也是一种美好的预期,更主要还是要看万达广场本身的市场吸引力和用户参与度。阿里构筑自己的O2O,也在强化这种意图,此外阿里也更强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变现机会,并由此带来一种新的理财模式,加大后余额宝时代的一种互联网金融发展转换,这也是值得我们长期关注的地方。

文章来源:亿欧网

标签: 地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