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两会指出,稳中求进,“质”“量”双升,是今年经济的发展要求。多地将“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作为贯穿全年工作部署的关键词。这充分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态势,即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提高GDP成色。
2023年全国两会指出,稳中求进,“质”“量”双升,是今年经济的发展要求。多地将“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作为贯穿全年工作部署的关键词。这充分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态势,即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提高GDP成色。
桃浦智创城的开发建设与其同声相呼。2023年一季度,桃浦智创城开发建设稳中求进,实现了“质”“量”双升。住宅、教育、医院、康养、产业、交通等配套基础设施全速一体化推进,一个国际化生态示范区已形态初显。
桃浦智创城核心区规划图
基础设施齐全
高质量规划蓝图正稳步推进
近日,记者从桃浦智创城获悉,产业、康养、住宅等多个项目建设正在全面一体推进中。总建筑面积约114万㎡智创TOP综合体作为桃浦地区转型发展的首发地标项目,是集高端办公、精品商业、轻奢酒店、科创服务、文娱休闲于一体的智慧园区,除首发展示的A区和B区北侧中以(上海)创新园外,其他区域也在抓紧建设,B区南侧预计今年底完工;国华人寿上海·普陀国际康养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是国华人寿旗下高端康养服务品牌国华合悦家推出的首个城市型高品质养老社区,预计明年年中正式开业;毗邻域内50公顷的桃浦中央绿地,以金茂、宝华、中环为代表的高品质楼盘也于今年上市,打造国际化公园社区。
一个近悦远来的产城融合新城正在按照上海市委、普陀区委的高质量规划蓝图稳步推进。
规划结构分析图
“根据市委市政府精神,我们要按照黄浦江两岸的开发标准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一流标准来规划建设桃浦智创城。”桃浦智创城公司董事长王慎进一步介绍说,城市规划设计秉承“小尺度、高密度、人性化、高贴线率”的要求,形成“一核、一带、两轴、多片”的功能结构。“一核”,即结合武威路地铁站和中央绿地形成地区公共活动核心;“一带”,即以中央绿带作为地区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与活动廊道;“两轴”,即沿李家浜和新开河形成两条滨水休闲轴;“多片”,以步行五分钟的空间尺度划分多个功能片区,组团式发展以提高空间生活便利度。
为了加快实现这一高质量规划的蓝图,桃浦智创城的各项基础配套也一一跟进。教育资源上,加大区域投入配置,已形成了涵盖幼、小、初、高全学段的教育设施,引入了高水平的国际化教育学校,核心区已建成上海安生学校(72班),东拓区已引入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普陀实验学校,目前均已招生入学;区教育部门根据桃浦智创城的建设进度,按照对标上海一流,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加快推进高品质幼儿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高质量教育设施落地。交通规划上,轨道交通11、15号线贯穿其中,规划线路轨道交通26号线在桃浦智创城范围内沿祁连山路设立站点,区政府正在积极推进轨道交通20号线西延伸服务桃浦智创城核心区的研究工作;沪嘉高速和外环高速抬升已形成专项规划,其中,沪嘉交通抬升专项规划已获批。绿化配套上,桃浦智创城核心区内除已经开放的桃浦中央绿地北三块之外,南二块以及南二块地下空间国金体育中心也将于今年上半年开放,届时,50公顷的绿地将形成一个连续变化、层叠展开的山水长卷和“行云流水”的动态空间,成为市民休闲和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绝佳去处。
桃浦中央绿地
绿色智能底色
构筑现代化的宜居宜业新地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桃浦智创城,绿色成为发展的普遍形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构筑了一个现代化的宜居宜业新地标。
今年初,桃浦智创城成功完成上海市2023年度低碳发展实践区申报,入选低碳发展实践区创建名单,创建工作正在全力推进。
记者从桃浦智创城了解到,本次申报实践区范围为桃浦智创城先行建设示范区,面积1.04平方公里。区域内汇聚市级重大工程“桃浦中央绿地”、LEED-CS绿色建筑金级认证和绿建三星的临港集团“智创TOP综合体”多功能商办中心、零能耗建筑“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生态发展示范楼”、“零碳”公园李子园公园(暂名)、LEED金认证桃浦科创服务中心等多种类型项目,同时正在推进分布式能源站建设,实现区域集中供能,推动桃浦智创城绿色低碳理念全生命期的应用。
图片
“零碳”公园李子园公园(暂名)
其中,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生态示范楼将是普陀区首个以“五零”标准打造的建筑,全面探索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同时为其配套的李子园公园项目将打造普陀区首个“零碳”公园,围绕光伏发电、绿色建筑、植物减排三个方面,实现绿色赋能构筑南何智创生态客厅。
据介绍,桃浦智创城秉承新发展理念,随着其成功申报低碳发展实践区,将迎来新一波的绿色低碳发展浪潮。据测算,在未来五年内将通过高质量、高水平的综合开发、绿色低碳技术的全方位应用,有效降低低碳发展实践区申报区域20%以上的碳排放量,以低碳节能为驱动,建设绿色低碳新标杆。
记者:丁婉星
编辑: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