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业地产发展遭遇了瓶颈,引得楼宇开发者们纷纷转型寻求出路。中国楼宇经济方面的知名专家夏效鸿在做客人民网访谈时则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开发商买地、卖楼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延续,自持物业才是出路” 。
夏效鸿在访谈中表述了自己对楼宇经济的理解。他认为楼宇经济是由于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被迫产生的。“随着土地资源这些要素需要集约利用,产业需要集群发展,企业也要集约经营,集约这种模式才促使了楼宇经济产生。”
他进一步解释:“因为以前是一家一户的企业,都是需要自己买一些办公设施,建自己的楼宇。现在把几十家、几百家企业集中到一幢楼当中,就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这些企业的商务成本,另外还带来人员的信息、人才、服务等等这些共享的资源,所以楼宇经济也就在此基础上产生。”
“楼宇经济产生后,又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夏效鸿看来,“一开始楼宇经济当中存在的产权比较分散,因此给我们后期的楼宇的招商、运营带来很大的压力和不便。因为一幢楼宇当中要面对几百家业主,而这些业主关心的就是租金。而作为政府,要引导这个地方的发展,必须对它进行一种规范和管理,所以政府会希望在开发建设之初,让这些建设者、楼宇的业主能自持。”
夏效鸿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发商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典型表现就是现在新建楼宇开发商自持的比例增大了,“开发商自持物业,首先肯定能带来经济效益。另外,就是它会给自己的运营带来便利。”
他分析道:“因为自持到一定比例的话,打造特色楼宇或者想引入一些大的客商进来,就不用去面对一个个的业主做工作,自己就有一些自己的主动权。从另外的角度来讲,但是现在土地越来越少,开发商也觉得以前的这种模式难以延续。所以自持物业,对于开发商来说是类似于‘留得青山在’的意义。”
而政府在发展楼宇经济的过程中,则是应该起到引导开发商自持的社会效益。在夏效鸿看来政府自持物业是不可取的,他说:“因为政府是一种管理职能。中央多次强调,政府要转变职能,政府要从管理当中避免直接经营,即使是自持物业这个理论是未来的一个方向,政府也只能在其中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能去过多地参与它,这是政府自身的职能决定的。”
文章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