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老厂房要如何处理?
上周末,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杭州拉开帷幕,并达成杭州共识。研讨会由中国名城委和杭州市政府共同举办,杭州市规划局、拱墅区政府、市运河综保委等承办。
这是我国首次在城市科学发展领域,对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和工业文明传承,进行多方位、跨学科的探讨交流。
从2007年开始,杭州市规划局对工业遗产进行了普查,全面摸清了杭州市区的工业遗产“家底”。在对老的工业厂房进行综合评判后,选出了近100个保护对象。
“要保护这些老厂房,技术上的问题比较好解决,设计师可以通过设计将工业遗产转化为现代建筑。最难的是管理上的问题,有时候即使设计出来了,手续却办不出来。”杭州市规划局刘晓东副局长说,在真正操作过程中中,规划部门需要跟土地部门、房管部门、文物部门等衔接。
最主要的几个难题包括:规划用地性质难以界定,国土部门对土地出让有要求,地块不能太大,但是这些老厂房有的一个厂区就是几万平方米;另外指标难以确定,因为有的老厂房在房子日照、绿化、消防等方面不符合现在的要求,有的建筑密度80%,按照现有的规范是不允许的。
为此,杭州出台了21条工业遗产的保护管理规定,这在全国也是首例。
这次的研讨会邀请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沈阳、西安、武汉、南京、常州等工业遗产丰富的城市主管部门和国内部分知名专家学者,对运河天地、桥西直街、丝联166等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例进行了参观考察。
会上一致通过了《杭州共识》。《共识》提出: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应性、多样性再利用,积极引导发展涉及社会民生的文化设施以及文化创意等产业;关注在经济转型发展和企业产能升级中已不具备新工艺革新和新生产功能的工业遗产,注重探索其保护与利用的可行途径和方式;倡导工业遗产活态保护,对在近现代工业文明中有着特殊传承价值的工业遗产,应力求延续原有功能和传统生产业态,使之与现代经济社会生活相适应。
文章来源:杭州网